PCB名詞解釋
什麼是PCB?
即: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幾乎會出現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如果在某樣設備中有電子零件,那麼它們也都是鑲在大小各異的PCB上。除了固定各種小零件外,PCB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頭各項零件的相互電流連接。隨著電子設備越來越複雜,需要的零件越來越多,PCB上頭的線路與零件也越來越密集了。
PCB本身可說是電子設計之美,您可以由它身上測得各項生硬的規格以及測試數據,不過另一方面,您也可以仔細研究它,看看許多設計者將他們的藝術才能,都發揮在這精密的製造過程上。
測試點(test point)
基本上設置測試點的目的是為了測試電路板上的零組件有沒有符合規格以及焊性,比如說想檢查一顆電路板上的電阻有沒有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萬用電錶量測其兩頭就可以知道了。可是在大量生產的工廠裡沒有辦法讓你用電錶慢慢去量測每一片板子上的每一顆電阻、電容、電感、甚至是IC的電路是否正確,所以就有了所謂的ICT(In-Circuit-Test)自動化測試機台的出現,它使用多根探針(一般稱之為「針床(Bed-Of-Nails)」治具)同時接觸板子上所有需要被量測的零件線路,然後經由程式控制以序列為主,並列為輔的方式循序量測這些電子零件的特性,通常這樣測試一般板子的所有零件只需要1~2分鐘左右的時間可以完成,視電路板上的零件多寡而定,零件越多時間越長。
但是如果讓這些探針直接接觸到板子上面的電子零件或是其焊腳,很有可能會壓毀一些電子零件,反而適得其反,所以聰明的工程師就發明了「測試點」,在零件的兩端額外引出一對圓形的小點,上面沒有防焊(mask),可以讓測試用的探針接觸到這些小點,而不用直接接觸到那些被量測的電子零件。
導孔(我們經常看到的PCB導孔有三種,分別為:)
1. 通孔:
Plating Through Hole 簡稱 PTH,這是最常見到的一種,你只要把PCB拿起來對著燈光,可以看到亮光的孔就是「通孔」。這也是最簡單的一種孔,因為製作的時候只要使用鑽頭或雷射直接把電路板做全鑽孔就可以了,費用也就相對較便宜。 可是相對的,有些電路層並不需要連接這些通孔,比如說我們有一棟六層樓的房子,我買了它的三樓跟四樓,我想要在內部設計一個樓梯只連接三樓跟四樓之間就可以,對我來說四樓的空間無形中就被原本的一樓連接到六樓的樓梯給多用掉了一些空間。所以通孔雖然便宜,但有時候會多用掉一些PCB的空間。
2. 盲孔:
Blind Via Hole,將PCB的最外層電路與鄰近內層以電鍍孔連接,因為看不到對面,所以稱為「盲通」。 為了增加PCB電路層的空間利用,應運而生「盲孔」製程。這種製作方法就需要特別注意鑽孔的深度(Z軸)要恰到好處,不可此法經常會造成孔內電鍍困難所以幾乎以無廠商採用;也可以事先把需要連通的電路層在個別電路層的時候就先鑽好孔,最後再黏合起來,可是需要比較精密的定位及對位裝置。
3. 埋孔:
Buried hole, PCB內部任意電路層的連接但未導通至外層。這個製程無法使用黏合後鑽孔的方式達成,必須要在個別電路層的時候就執行鑽孔,先局部黏合內層之後還得先電鍍處理,最後才能全部黏合,比原來的「通孔」及「盲孔」更費工夫,所以價錢也最貴。 這個製程通常只使用於高密度(HDI)電路板,來增加其他電路層的可使用空間。
 

網路分享~僅供入門者參考


才嘉科技 版權所有 © 2012 Kaohsiung city,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